- 使用事件(计量): 谁在何时访问了哪个数据集版本及用量。
- 估值配置: 访问如何被定价/加权(质量、信息增益、供需、治理权重、时新性)。
- 归属快照: 在事件生效时间上的所有权份额(单元/数据集)。
- 收入账户: 由**数据消费者(AI 构建者)**控制、与该数据集/产品关联的总收入。
一句话目标: 相同事件 + 相同所有权 + 相同估值配置 ⇒ 重放得到相同分配结果。
分配流程
发生了什么: 使用事件与估值生成明细;引擎查找当时的所有权,应用金库份额与准备金,并按时间表支付。收入账户为上述提供资金,同时也承载开发者利润。- 使用事件(来自访问与计量): 签名记录固定数据集版本、用量(如行/GB/请求)、时间戳与有效价格/权重版本。
- 估值配置(受治理): 透明、版本化的一组因素,产出每个数据集/版本的有效价格/权重。常见因素:质量/准确性、信息丰富度、供需、市场参照、治理分配权重、新颖度/时新性。
- 归属快照(来自代币化所有权): 事件时间点上的所有权份额(版本固定)。
- 收入账户(由数据消费者持有): AI 产品收到的收入归集处;用于支付分配、金库份额与消费者利润。
一切皆版本: 事件引用估值配置版本与数据集版本;所有权在事件时间点读取。这使分配可重放且可解释。
明细如何计算
对每个使用事件,引擎确定:用了什么、用了多少、成本是多少(来自估值)、以及当时谁拥有(来自归属)。随后生成包含总额与按所有者拆分的明细,在金库/准备金前。 示例(概念):包含协议、系统开发者与知识贡献者
- 总使用: 1,000 次请求 × 2.00。
- 准备金(争议保留): 5% × 总额 = 1.90。
-
治理拆分(示例;在策略带内):
- codatta(协议):15% × 净额 = $0.285 (典型区间:10–30%)
- Schema/Taxonomy/Workflow 开发者:10% × 净额 = $0.190 (典型区间:5–15%)
- 知识贡献者池:60% × 净额 = $1.140 (提供者 + 验证者 + 支持者;按所有权)
- 消费者利润(AI 构建者):余下 15% × 净额 = $0.285
-
知识池内(事件时刻的所有权示例):
- 样本提供者(患者):30% of pool = $0.342
- 标注者(Dr. Lin):50% of pool = $0.570
- 验证者/支持者:20% of pool = $0.228
- 合计校验: 0.285 + 1.140 + 2.00。
说明:百分比受治理与版本化。任务清单可在允许范围内设定份额。知识池的拆分遵循事件时刻的实际所有权份额(可因任务/数据集而异)。
结算、时间表与币种
- 何时支付: 按时间表(如每周)或达到阈值时。
- 用什么支付: 支持多资产分配(如稳定币、主流资产或协议代币 $XNY)。
- 跨链: 当所有者在不同链上,引擎排队桥接或兑换;回执记录路径与汇率。
- 回执与对账单: 每次分配包含事件 ID、估值版本、归属快照哈希与最终金额。(见 Products → Royalty Statements)。
争议、准备金与重放
- 准备金: 受治理的准备金率可在争议窗口内冻结部分明细。
- 解决: 当某 CF 被修订/弃用或争议解决,引擎重算受影响明细并释放或重分配资金。
- 重放: 因为事件、估值与所有权均版本化,重放产出一致结果——除非争议修改了输入,此时变更被记录并解释。
TNPL(先训练后付费)
引擎支持 TNPL 协议:构建者可先访问数据并从未来收入中支付。实践中,事件会累积递延义务,在收入到帐时由引擎结算,并向双方提供清晰的对账单。接口
- 输入: /core-concepts/access-control-metering(事件)、/core-concepts/tokenized-ownership-proofs(归属快照)、/core-concepts/data-assembly(数据集/版本 ID)。
- 输出: 向所有者、金库、准备金与开发者利润的支付;用于审计的回执与对账单。
不变量(必须满足)
- 确定性: 相同事件 + 相同所有权 + 相同估值配置 ⇒ 相同分配结果。
- 可追溯: 每一美元可回溯至数据集版本 → 资产 → CF → 贡献者。
- 最小披露: 金额公开;敏感artifact加密。
- 无追溯修改: 过去对账单保持有效;更正通过重算并记录原因。
状态说明(受治理且演进):
- 估值配置与金库/准备金政策由治理设定,可能演进;变更会版本化。
- 所有权流动性(二级交易)是可选的,不改变分配数学——只改变谁收到所有者份额。
- 币种与桥接会随生态发展扩展或变更。